Reading Story (Wujun)

最近对了吴军博士的书的几本书 《态度》《格局》《见识》,有一些主要的核心思想在这几本书里面不断提到,这里稍微记录一下相关的笔记和自己的一些思考。整体来看都是很朴素很实用的生活工作经验,读起来还是很有收获的。

工作方式

五级工程师

《见识》第6章

  • 第五级 能独立解决问题,完成工作

  • 第四级 能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

  • 第三级 能独立设计和实现产品,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

  • 第二级 能设计和实现别人不能做出的产品,很难被取代

  • 第一级 开创一个产业

如果一个人能在这个层级上上升一级,在影响力和贡献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。有时候从自己所在的行业考虑考虑就能清楚自己在哪一个层级上,然后如何上升。

再细想想,这个级别的划分首先是一个人的成功,然后是带领别人一起成功。比如从research的角度来看,那刚毕业的phd可能算是第一级,然后一些assistant professor 或者 postdoc 算是第四级,然后一个professor能带一个组做出来一些有影响力的内容,还能指导别人,让别人能毕业,就算是第三级了。再往后就是可遇不可求了,比如那种distinguish professor做出了一个引用很高的关键性的成果,就算是第二级了,之后就是顶尖人才,比如像是爱因斯坦这种,就算是第一级了。

《格局》如何脱离低水平勤奋

  • 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在做事情之前,会梳理出一个做事清单,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,然后集中资源把最重要的,影响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完,至于无关紧要的事情,可能直接从清单上删掉。没有经验的人则是什么事情先来就做什么,以至于做了很多费力而没有影响力的工作。
  • 做事情多少最多不过是几倍的差异,但做事的质量以及随后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达到量级之差。
  • 能够带来量级变化的函数并非一开始都非常大,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变越大。脚踏实地地做一件事情,一段时间之后,成功率会提高,揭晓来就需要提高做每一件事情的影响力。
  • 量级没有上去,最终只能在同一水平上重复。不要醉心于重复做很多影响力微乎其微的事情,否则即使再努力,也很难有大的成就。

如何判断一个事情是否有影响力呢?书上没明确说,但自己想想,可能有几个原则:

  • 生命周期,比如这个代码几年之后还有用,别人还能用的上,就是有更大的影响力
  • 比如教会别人一个事情,这是短暂的影响力,但是把这个方法思路整理成书,或者制作成video,让跟多的人看到,这个是更长期一些的影响力。

愿景目标道路

《格局》 把事情做好的“三条边界”

  • 能力基线,我们所做的工作,都应该建立在这条线的基础上,而不是从它下面做起,这一点很重要。为什么有一些发明家话一辈子时间搞出来的发明,除了让其他人消化,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,因为他们的起点远远低于这个时代的基线。做事情最有效,最容易成功的办法,就是先讲自己的基线提高 (就是做research的时候所说的state of the art,有的时候常常对于state of the art 研究的不充分,有一个点就像尝试,但实际上这个点可能别人已经想过或者做过类似的,所以在进入一个新的方向之前,还是多花点时间弄懂别人做的这个类似的工作,最起码要达到当时的state of the art的水平)

  • 理论极限,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一个差别在于,是否了解极限的存在…有了这个理论基础,任何一个研究发动机的人,做起来事情都不会异想天开,也不会问出“为什么蒸汽机的效率达不到90%”的傻问题…计算机有三个极限,在理论上,图灵机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就是极限;在物理上,原子的尺寸就是极限;在系统设计上,冯诺依曼结构也是一个极限。(换言之,关注本身的理论是专业和业余的一个标志,考虑事情的时候从理论的角度上来思考还是比较重要的,想想当前做所的事情的理论是什么,背后的极限思想是什么)

  • 攀登的阶梯。越往上,目标的难度越大,常常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,甚至有很多道路要靠自己探索,因此越来越细。

找不到上下两条线,是蛮干,傻干。找不到第三条线,永远是只能纸上谈兵。

(总结起来就是baseline, limitation and channel,三个因素缺一不可。自己做一个事情的时候,如果能从这三个角度上考虑考虑,似乎实现起来的path就清晰一些,将整个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环节)

Research的一些经验

《态度》 28封信 34封信

科学的方法甚至比努力和用功更重要,对于深入的知识,仅仅通过感知是无法发现的,因此需要一整套的方法。笛卡尔把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成4个步骤

  • 提出质疑
  • 小心求证
  • 对于复杂问题,尽量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小问题,一个一个解决
  • 我们从问题出发,通过实验得到结果之后,需要合理的解释,并且从一般性质的结果上升到结论,最后将结果推广并且普遍化。

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,能发现问题的科学家才是一流的科学家。如何提出问题呢?书中似乎也没有给出很明确的答案,简单动机可能就是如果想要这个事情更好或者更快,应该如何进行。另一种就是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情,不要迷信权威,要把这个事情和想法弄清楚然后再得到结论,弄清楚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或者形成新的想法的的过程。

科技论文必须写清楚的几个部分

  • 问题的提出和前人工作的综述 (如果有3min钟介绍你的工作,这部分可能要花1min钟)很多人搞科研,不做详细的文献研究工作,上来就谈自己的工作,读者一下不明白为什么做这个事情,同行读了之后,觉得没有引用自己的工作,也会觉得论文做的不全面。

  • 自己的工作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论,这是论文的灵魂。为了验证结论做了哪些工作,这个要清楚,实验结果要能重复,论文的结论应该是前提假设和研究工作加在一起的比较自然的结果。

  • 好的研究论文不仅要得出自己的结论,还有比较自己工作和相关的工作的优劣。

  • 实验所用到的数据,要尽可能使用那些同行都能用到的。

这几点自己也知道,但是使用的时候并不是太好,特别是最后一点,有好多时候这个数据或者实验的过程重复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,这样就有一种让人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solid,自己也觉得不够convincing的感觉。

避免成为伪工作者

《见识》拒绝成为伪工作者

人生态度

大概书中传达出来的观念是比较务实的一种心态,可能比较适合大多数普普通通的人。比如《态度》第5封信中说的关于为什么信封保守主义哲学,“因为它让我们能够从小事、身边的事、容易做的事开始,一步一步改善我们的环境和社会,最终达到净化的目的。相比之下,很多理想主义者,他们做的事情永远开始不了,更完成不了,最终在等待和扯皮中,让时间白白流逝了。” 可能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态度,然后并不是说不去think big or think matter,而是比较踏实地落实到行动中来。“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一个暂时性的折中方案。然后会经历很漫长的过程,才能达到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结果。” 这种折中方案有时候体现在做日常的事情的时候,大概就是所谓的 better latter than never。

关于阶层固化
《见识》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

寒窗苦读是一种读书态度,这种态度是好的,但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竞争,寒窗苦读可能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(绝大多数情况吧),但并不一定是充分条件。和经济条件好,家庭出身好,先天条件外表一样,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。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。

承认现状往往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,比如书里说的,社会存在一定的层级,还举了不同时期的例子。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上下层之间有通道,让人员流动可以进行。处在比较低层次的人要认清楚这个现实才有上升的希望和空间。

比较安定的社会金字塔不会说经常被打破重组,从个人的角度来看,经过自己的努力,往上走几层就挺不容易了。很多人的误区在于,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没有看到别人的努力。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松懈的状态,所以才有了其他人后来居上的这种情况。

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,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,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应该关注的事情上面。(这似乎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心态)虽然我们通常会抱怨阶层固化,但是往下的通道永远是非常宽的,只要稍微不牡蛎或者多抱怨几句,就能往下走基层;相反,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宽,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。其实就和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的道理类似。

1000小时的误区和解决的思路

  • 误区1 低水平的简单重复。(好比练琴的时候每天弹简单的曲子,准备考试,不断做一个类型的题目,水平也提升不上去,不找到自己的边界,即使时间足够长,也很难有大的提升)

  • 误区2 习惯性失败。(不注重总结,细细想事情的原委)

  • 误区3 林黛玉式困境。她的才华越高,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,对外界就越排斥(当然外界也排斥她)…我们很多人做事就是这样,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,对外界所知就越少,适应性也就越差。有两类科学家,一类掌握了研究方法,研究什么都容易做到一流。另一类就是,对自己研究的领域越熟悉,就对其他的技术越不容易接受,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。

  • 误区4 狗熊掰棒子。1000小时需要一个积累效应,第二次努力要最大限度地重复使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,而不是每次都从头开始。(比如练琴的时候每次要记录下来上次练到的速度,还有标记出来一些不熟悉的地方等等)

  • 思路1 确立“目标愿景道路”(这个是之前一段提到的方法)

  • 思路2 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,也尝试着找到其中的合理之处。一个是换位思考,一个是习惯回过头来三思,特别是在讨论research的观点上,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,都需要和比自己强的多的人来往,这样很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对方说话的内涵,容易领悟不够。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,或者考虑之后觉得是对方的问题,也要想想对方为什么这么说,为什么跟你这么说,找到这个原因,不仅能理解别人的问题,也对人性的理解有一定的提升。如果常常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,眼界和气度会更能提升一些,不容易陷入林黛玉式的困境。

  • 思路3 凡事多做记录。比如实验记录,思考问题的记录等等。

投资理念

《态度》 17 18 封信

这里的理念和很多有经验的人讲的也类似

  • 不要觉得自己能打败市场 (普通人就弄ETF SP500就行,不要花太多经历在上面,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当傻子,把经历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)
  • 对市场要有信心,虽然股市下跌之后总会涨回来,但是单一股票未必
  • 时间是你的朋友,而时机不是

其他的内容

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区别,有这么一个论述: 科学就是把钱变成知识,而技术就是把知识变成钱。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如何来看着两个问题,是不是二选一的?

推荐文章